2.6 民長時期
前言
以色列民在進入福地前,在曠野裏逗留了四十年之久,出離埃及的那一代人大多死去。梅瑟在死前立了由上主揀選的若蘇厄為自己的繼承人。當以色列選民遙望可見福地時,他們的領袖梅瑟就逝世了。
若蘇厄
梅瑟死後,若蘇厄帶領人民進入福地。一路上,天主保護若蘇厄,許下從旁幫助他的諾言:「我的僕人梅瑟死了,你現在起來,和全體百姓過約旦河,往我賜給他們、即以色列子民的地方去。凡你們腳踏過的地方,照我對梅瑟說的,我必賜給你們……你有生之日,沒有人能抵抗你……無論你到那裏,上主你的天主必與你同在。」(蘇1:14)
在未抵達耶利哥城以前,人民重申與天主立約的標記,並舉行逾越節,以提醒自己是天主所拯救出來的人民。然後若蘇厄開始攻城,士兵遵照天主的命令繞着城牆走,司祭吹號角,百姓聽到號角聲,並得若蘇厄的指示,放聲大叫,於是耶利哥城牆便倒塌了,以色列人便攻陷了城,明顯地他們是得到天主的幫助而成功的。最後,客納罕北部諸王相繼被征服。這時,以民才真正進入了福地。
若蘇厄成了以色列人的首領,在他的領導下,為了爭取福地而多次舉兵,征服敵人。然後,若蘇厄為十二支派劃分地區,這些支派是新的一代人,從未有與上主親自立約的經驗。他在去世前,特別聚集以色列人在一起,重述天主對他們的恩惠,勸他們要事奉天主,不可拜別的神明,百姓都異口同聲答應下來。
「當天,若蘇厄便與百姓立約,為他們立定了誡命和典章。若蘇厄將這些話都寫在天主的法律書上;又取了一塊大石,立在上主聖所旁邊的篤耨香樹下。」(蘇24:25-26)這些事後,若蘇厄便去世了。
若蘇厄可稱得上是接替梅瑟的第二位偉大領袖和英雄。在若蘇厄書內,記載了不少戰役,講述以民和客納罕人的衝突,描述以民人數雖然不多,但只要仰望上主,忠心跟隨,他們就會戰勝敵人。我們在書中所見到的若蘇厄,無疑是後世信友遵守天主誡命的典範。
民長時期
民長時期是指若蘇厄死後,以色列尚未有君王的一段時期。這時期是個暴亂的時期,他們的西面是培肋舍特人、南面是米德楊人,同住一區的是客納罕人。
上文提到以色列民的十二支派,並不是一個政治性的組織,而是一個宗教性的聯盟,當他們舉行宗教儀式時,他們才感到民族的合一性。
每一個支派都有自己的土地、傳統、組織,而各支派的人數、財富、軍力也不相同。當他們遇襲時,就會同心合力抵抗外敵,但當他們忘記彼此的共同信仰、忽略上主時,這就大大影響了這十二支派的聯盟合一。
若蘇厄死後的下一代人,為適應外邦人的環境和生活方式,與客納罕人通婚,並染上外邦人的惡習,背棄了他們祖宗的天主,恭敬當地的神,接受外族的宗教文化。上主於是大發忿怒,懲罰他們,任他們遭受敵人的蹂躪。當他們每次受敵人壓迫欺凌時,他們就向天主呼求,上主每次也打發一位民長來拯救他們。
「以色列子民行了上主視為惡的事,事奉了巴耳諸神。他們離棄了上主、他們祖先的天主……因此觸怒了上主……於是上主對以色列大發忿怒,把他們交在強盜手中,叫強盜搶掠他們……當上主給他們興起民長時,上主與民長同在,在民長一生的歲月中,救他們脫離仇敵的手,因為上主聽見了他們受壓迫欺凌發出的歎息,而憐憫了他們;可是,民長一去世,他們又轉而行惡……。」(民 2:11-19)
民長就是那些被天主特別召選為拯救以色列人脫離敵人手中的英雄人物。民長紀一書就是記述了以色列民的不忠、遭難和得救的事蹟。這些事蹟,約發生於公元前十二至十一世紀中葉間。以下介紹其中三位較重要的民長。
基德紅 (民長紀 6-8章)
基德紅是以色列民第五位民長,出生於敖弗辣地方,是約亞士的兒子。當時以色列人過着安樂太平的生活,因此很容易陷於客納罕人邪神的敬禮,設立巴耳(其中一邪神)祭壇。
以色列人的惡行,再度激起天主的義怒,天主便准許敵人米德楊人來襲擊他們,他們落在米德楊人手中達七年之久。
於是,以民遂痛悔求饒,呼喚天主打救他們。仁慈的天主便打發天使到基德紅那裏,命他拆毀巴耳祭壇,領導人民對抗米德楊人。
基德紅懷疑自己的能力,於是向上主說:「我家在默納協支派中是最卑微的,我在我父親家中又是最小的一個。」(民6:15)
他要求上主的使者給他一個記號,說:「我若在你面前蒙恩,請給我一個記號,證明與我說話的是你。」(民6:17)
上主的使者便顯了兩個奇蹟給他作証明,基德紅遂知道這實在是上主的旨意,於是便站起來召集羣眾。基德紅按上主的意思,揀選三百人,分三隊於夜間突襲敵人,乘其不備之際,大獲勝利。
基德紅打退敵人後,聲望大增,民眾便要基德紅做他們的君王,但基德紅卻推辭說:「我不作你們的君王,我的子孫也不作你們的君王,唯有上主是你們的君王。」(民8:23)
基德紅在世時,以民境內平安了四十年。基德紅雖然沒有做以民的君王,但是他卻要求他們捐出所有掠奪回來的金銀戰利品,做了一個「厄弗得」神像,私下安置在城中,用作占卜之用,隨從自己的私意行事。
日後,許多人都在那神像前犯罪。他們逐漸忘記上主才是賜予力量的來源,這成了基德紅及其家族後來喪亡的原因。(參閱民8:27)
基德紅死後,以色列人又拜邪神,再立巴耳諸神做他們的神。
三松 (民長紀13-16章)
當以色列人再行惡時,天主又把他們交於敵人培肋舍特人的手中。培肋舍特這個民族,於公元前十二世紀佔據了巴力斯坦西南地中海沿岸一帶,並想佔領若爾當河(約但河)西岸的整個地區;為此幾百年來,屢次與居於此地的以民發生衝突。在抵禦培肋舍特人的勇士中,出現了一位英雄——三松。
三松是撒慕爾之前最後的一位民長,屬於丹的後裔,是瑪諾亞的兒子。三松的母親是個素不生育的女人,但天主的使者顯現給她,預告她將要懷孕。三松從出生便肩負着特殊的使命:這孩子自母胎就被獻給了天主,力大無比,可徒手撕裂一隻小獅子;當他與培肋舍特人相鬥時,就是藉着這超乎常人的力量拯救以色列。
後來,他愛上敵方培肋舍特人的一個女人,更和她結婚。之後,岳父卻將女兒再嫁給三松的同伴,三松就火燒他們的家報復。
此後,他又愛上另一個女人德里拉。此時,培肋舍特人便叫這女子勾引三松,從中得知他的神力來自頭上長髮,剃刀從未觸及他的頭。於是,敵人便在夜間偷偷剃去他的頭髮,使他變得軟弱無力,將他綑起來。三松就此束手被擒。敵人們剜去他的眼珠並加以羞辱,三松力圖反抗,可是上主已收回了他的神力。
最後,他祈求上主,懇請恢復他的力量以報仇雪恥。就在他臨死時,他將神殿摧毀,與殿內的三千男女同歸於盡。三松當了二十年的民長。
聖經作者在敘述三松事蹟時,我們見到天主所特選的人,獲得天主信任及助佑,做出許多偉大的奇事,他個人勇敢大力,使敵人受到了極大的損害。然而,作者亦同時記錄了三松隨自己私意行事,犯罪離開天主時,便即刻失掉了他的力量。
撒慕爾(撒慕爾紀上、下)
撒慕爾是以色列歷史上的重要人物,連繫了民長時代與君王時代,擔當起關鍵角色,可以說是以色列的開國大臣。這位先知的一生,是在上主特別照顧下成長。他自小在史羅聖所內生活,事奉天主,天主很喜愛他。
一天夜裏,天主召叫了撒慕爾:
小撒慕爾自小由司祭厄里撫養成人,在聖殿服事上主。有一天,厄里睡在自己房裏,撒慕爾則睡在安放天主約櫃的上主殿內。
那時,上主召叫說:「撒慕爾,撒慕爾!」他回答說:「我在這裏!」他就跑到厄里前說:「你叫了我,我在這裏。」厄里說:「我沒有叫你,回去睡罷!」他就回去睡了。
上主又叫撒慕爾;撒慕爾起來,走到厄里那裏說:「你叫了我,我在這裏。」厄里說:「我兒,我沒有叫你,回去睡罷!」撒慕爾不知道是上主。
上主第三次又叫了撒慕爾;他起來,又走到厄里那裏說:「你叫了我,我在這裏。」厄里於是明白,是上主叫了他,便對撒慕爾說:「去睡罷!假使有人再叫你,你就回答說:請上主發言,你的僕人在此靜聽。」撒慕爾就回去睡在原處。
上主走近,像前幾次一樣召叫說:「撒慕爾,撒慕爾!」撒慕爾便回答說:「請上主發言你的僕人在此靜聽。」……
此後,「撒慕爾漸漸長大;上主與他同在,使他說的一切話,沒有一句落空。於是全以色列從丹直到貝爾舍巴,都知道撒慕爾被立為上主的先知。」(參閱撒上3:1-10,19-20)
那時,培肋舍特人仍然不停地四處擾攘,侵犯以民。同時,以民自己也不斷做着違背天主命令的事。後來撒慕爾做了民長,領導人民,革新他們的宗教生活。在上主的保護、支持下,撒慕爾平服了培肋舍特人,使以色列人終於收回自己的領土。此後,培肋舍特人便不敢再侵犯他們。(參閱撒上7:1-14)
撒慕爾重整以民的生活,帶領他們重投天主的懷抱。他可稱為以民黃金時代的開路先鋒,因為他將當時宗教散漫、道德低落、內部分裂和常受外敵侵犯的以民,從民長時代領入一個宗教熱誠和內部統一的君王時代。為日後撒羅滿王朝鋪下一條康莊大道。因此,在聖經其他書本中常會提起撒慕爾這名字,他成為後世的楷模。
結語
這一課記述以民在埃及曾是奴隸,離開後成為自由的民族,走向天主預許的福地。這民族有十二支派,但不是一個強大的聯盟。天主為他們揀選了一些民長,不時帶領他們抵抗外敵,提醒他們要對上主忠信。我們見到天主為人類所定的計劃是如此的周詳,但人要在歷史中逐漸成長,學習放下任性、抱怨、無信等惡習。天主像一位父親,總是走在以民面前,有時教導及保護他們,有時痛斥及打擊他們,但總是希望他們痛改前非,相信天主和他們同行。
內容撮要
- 若蘇厄領導以民進入福地後,替他們劃分了十二支派的地域,且於去世前一再叮囑他們要遵守諾言,敬愛天主。
- 自若蘇厄之後,至君王出現之前,天主派遣了好些英雄人物來照顧以色列人免陷敵手。這些人被稱為「民長」。
- 民長事蹟中較著名的有基德紅、三松和撒慕爾。撒慕爾更是民長時代與君主時代間的關鍵人物,在重整以民的信仰道德生活上有很大的功勞。
生活反省及實踐
- 有人認為以民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的不忠信或其他個性軟弱,而非外敵。就你的生活而言,你認為自己最大的「敵人」是甚麼?你願意和上主合作擊退它嗎?
**************************************
天主教香港教區 夏志誠輔理主教准印
作者:阮秀美修女
編輯及出版:香港天主教教友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