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禮儀及聖事
前言
上一單元認識了「教會」,明白她是基督徒的家,她領受了延續基督救贖工程的使命,將救恩分施給人。究竟教會以甚麼方式繼續這救恩的行動?
這單元,我們會介紹教會藉着舉行禮儀、施行聖事,去延續基督的救贖工程。這課是一個導言,先講述一些基本意義,例如禮儀、標記和聖事是甚麼,之後的課題再認識個別聖事。
禮儀
常有人說天主教會有很多禮儀、儀式,入教要領洗,知道教友要「望彌撒」、領「聖事」。究竟禮儀、聖事是指甚麼?
一般人想起禮儀,就猜想是「儀式、步驟」,或聯想到與「禮節、款待」有關。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參加一些禮儀,如婚宴、滿月酒、壽宴、喪禮等,這是人生活的一部分,大家在某些時刻,見面共聚,一起慶祝或互相扶持。
同樣,在天主教會中,禮儀也是教會生活一部分,在禮儀中,信眾團聚,一起祈禱、共同慶祝,成為教會團體臨在的可見記號,就如非信友也知道教友在星期日會去教堂參加彌撒,而彌撒就是禮儀的一種,也是最重要的一種。
禮儀一詞原文(希臘文)本身有「公共的工作、服務」這意思。因為在禮儀中,救主基督親臨在祂的教會內,和教會一起,藉着教會的行動,繼續祂救贖人類的工作,這是「天主對人施恩的工程」。同時,天主的子民也是參與在「天主的工程」中,因為在禮儀中,人欽崇天主,領受天父無條件賞賜的恩寵,其後回到生活中,便作出回應,將祂的愛展示出來,服務眾人。
教會透過不同的禮儀行動去傳遞信仰的意義及實際的恩寵。教會的禮儀大致可分為四大類:
- 聖事
- 日課 (又稱時辰祈禱)
- 殯葬禮
- 聖儀
標記
在教會的禮儀生活裏,標記是常見及重要的。那麼標記是甚麼?試先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常接觸到標記,簡單如洗手間、紅綠燈標記,它們帶出一些訊息,如「紅色」訊號多表示「危險」、「停止」;有些標記是動作,例如握手、微笑是傳遞「友善」、「友好關係」的意思。
此外,人對於抽象的概念或訊息,往往需要借助一些象徵事物,才能易於領悟,因為一般人較容易接受具體可見的事物,透過可見的事物(標記/記號),人用來表達或溝通一些抽象意思,例如送花給戀人,「花」本身不能檢驗出愛情來,但男女雙方卻可憑花寄意,透過送花及收花的行動,表達內心的意願和想法。又如在母親節,兒女請母親吃飯,那麼「飯餐及共聚」這標記就表達了兒女對母親的愛意及感恩。生活中的標記大多是約定俗成的,普遍被明白或接納的動作/東西。
禮儀與標記
如果你參加過教會的禮儀,你想到有哪些標記嗎?例如有水、油、苦像的十字架、畫十字聖號、覆手、禱文等,它們就是禮儀標記,有些是可見的物件,可說可聽的對答和禱詞,又或作出行動(覆手、站立、俯伏在地),甚至是聞到香味的油和乳香,這些都是禮儀標記,讓參禮者透過具體的、可見/可聽/可聞/可觸的事物,甚至動作,去傳遞及領受靈性及抽象訊息,並獲得天主的恩寵。所以,禮儀標記不只是傳遞人與人之間的訊息,也是傳遞天主對人的恩寵及喜訊。
這些標記有些來自受造界、人的生活及救恩史中,這些元素、人類的儀式、紀念天主的行動,都被納入信仰的行動中,特別是耶穌基督選擇的某些標記,基督親自提升它本來的意思,賦與它屬靈的意義和超性的效果(天主的恩寵)。
例如水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潔淨;在舊約聖經中,天主以洪水毀滅罪惡,帶來復生,所以在教會禮儀中,以水施行洗禮,就是基督親自施洗,有潔淨、赦罪及重生的恩寵效果。這就是說,天主透過標記,聖化和賦與恩寵,祝福接受標記的人,甚至親自來到人當中。
聖事是甚麼?
簡單而言,聖事就是指透過有形的標記(言語和行動),去通傳天主無形的恩寵。聖事因着基督的行動和聖神的德能,有效地實現這標記所表達的恩寵。
「聖事」這名詞源自希臘文的「秘密」一詞,現在引伸作為「在基督內的天主奧祕」的意思。這「奧秘」(聖事)是基督留給人,使人透過它而能夠與天主相遇,是分沾恩寵、天人相遇的途徑。所以,人藉着領受聖事,便進入天主自己的生命,與基督相遇、結合,這完全是超越了人的理解。
基督傳遞天父的恩寵
若聖事是透過有形的標記來通傳天主那無形的恩寵,那麼,基督本身就是「聖事」,是天父的聖事,因為從可見有形的耶穌身上,人看見那不可見的天父,並且經驗到那無形的恩寵。所以耶穌說:「誰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若14:9)
耶穌直接給人啟示天父及傳遞天父的愛,而天父的奧秘就從耶穌身上啟示出來。這位天主聖子降生成人,來到我們中間,人藉着與祂的交往,接觸到那不可見的天父和聖神,在祂身上與天父相遇。
但當耶穌升天後,祂不再以「人的方式」留在世上、與門徒一起生活,那麼後代的信友如何具體及真實地經驗天主的救恩呢?而耶穌又曾許諾與門徒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這個許諾又怎樣實現呢?
教會傳遞基督的恩寵
耶穌在世時建立了一個有形可見的, 由十二宗徒領導的團體——教會。同樣,教會本身就是一件「聖事」。基督藉着教會將天主恩寵傳開去,廣及眾人,使人藉着教會而認識祂,成為祂的子民、祂的門徒、天父的子女。所以,教會的使命是要延續基督的救恩和基督在世上的工作。當教會透過有形的組織和活動,給世界顯示出基督,使人接觸到不可見的基督時,我們就稱教會為基督的「聖事」。
新約的七件聖事
此外,耶穌體會到日後信徒的需要,他們將沒有機會與耶穌面對面的談話,聽祂的教導、接受祂的恩寵及助佑。於是,祂在教會內建立了七件聖事:聖洗、堅振、聖體、修和、病人傅油、聖秩(神品)和婚配聖事。
《天主教教理》指出「七件聖事涉及基督徒的所有階段,以及一切重要時刻:它們產生、滋長、治癒基督徒的信仰生命,並賦予使命。」(《天主教教理》1210條)每件聖事各有它的特別意義,並分施獨特的恩寵,讓他們感受到基督的真實臨在和教會團體的同行支持。
七件聖事可分為三類:
- 入門聖事(聖洗、堅振、聖體):人加入教會及展開基督徒生命的聖事
- 治療的聖事(修和、病人傅油):有關人的靈魂及肉身健康的聖事
- 為共融服務的聖事 (婚配、聖秩):不是為個人好處,而是關於服務家庭、生命、婚姻,甚至是教會團體的聖事。
教會的整個禮儀生活就是以聖事為核心,其中聖體聖事(感恩祭/彌撒)更稱為「聖事中的聖事」或「至聖的聖事」。
誰可領受聖事?
七件聖事全部是為活着的人而設的,並不是為死人,因為聖事是伴隨人(信友)走不同的人生階段,助佑他們。
聖事是為已準備好的慕道者(聖洗聖事)或信友(其他六件聖事),聖事假定領受者已有信德,因而稱為「信德的聖事」。
除了入門的聖洗聖事外,其他六件聖事是為已接受洗禮的基督徒,因為聖事的目的是給予聖寵,使人的生命得到轉化(聖化),建設基督妙身(教會),並敬禮天主;這雖包含一些外表儀式,但也含有訓導信友的作用。
聖事不是魔術,它雖確實賦與聖寵,但是人同時應妥善地準備自己,才可實惠地領受所賦的聖寵,適當地崇拜天主,並實行愛德(參閱《禮儀憲章》第三章)。這就如吃食物一樣,食物本身有其營養,但若吃的人自己腸胃欠佳,即使吃了,人也未能吸收到營養。所以,人要妥善準備自己,才可領受天主的恩寵,繼而讓恩寵在自己的生命中結出聖事的效果。
聖事的恩寵:在聖事中與天主相遇
教會的聖事確保天主的臨在及恩寵。在基督徒生命中幾個重要時刻,天主特別親臨並降福,教會確定善領聖事的人必獲得天主真實及確切的恩寵——聖事性恩寵。
此外,所謂「聖寵」,是指天主因着基督為人而作的犧牲,賞賜人的超性恩惠,使人獲得永生。聖寵分為兩種:「寵愛」及「寵佑」。寵愛使我們憑着基督的苦難,得以成為天主的子女;寵佑是基督按我們的生活、工作,或是某種困境幫助我們行善避惡而賞賜的一種特別助佑。
聖寵不是人本性的力量所能得到的,只有天主能賜與,而且它的效果也不是人力所能達到的。每件聖事有特定的標記,通傳該聖事專有的聖事性恩寵。
聖事本身除了聖化領受聖事的人們外,尚有建設教會的作用,其中也包含了召叫和使命。
聖事與聖儀
聖事由基督建立,而教會模仿了聖事而設立了聖儀,那是一些神聖標記,用來表示因着教會的代禱,信友或非信友能獲得某些屬靈的效果。
耶穌說:「那裏有兩個或三個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我就在他們中間。」(瑪18:20)
聖儀常包括祈禱,並時常伴以指定的標記,例如覆手,畫十字聖號、灑聖水等。透過教會的祈禱,讓人準備接受恩寵,且與恩寵合作。
聖儀包括祝福人、物品、建築物等,例如祝福家庭、夫婦、朝聖者、聖像、祭台、新屋、聖堂、學校等。祝福新屋便是常見的聖儀,但不要誤以為這是為了驅邪治鬼,這祝福禮是使信友團聚一起,為新居落成,一同歡欣感謝天主,並祈求眾人在基督的表樣和教導下,努力使新房屋成為信德和愛德的居所,將基督的馨香散發到各處。
既然聖事與聖儀都是禮儀,兩者有甚麼相同及分別的地方呢?
聖儀和聖事的結構相似,同樣包括可見的部分和不可見的靈性部分。雖然聖事及聖儀都是禮儀,但聖儀絕對不可以和「七件聖事」相提並論,聖事是基督自己親自建立,帶來聖事性的恩寵,數量不可由教會增加或減少。而聖儀是教會建立的,這就可因信友的需要而更改其數量了。
在教會的歷史中,聖事和每個時代的人都有着密切關係,所以聖事中有些元素與文化、生活息息相關。七件聖事經歷了不少變遷,有些部分是可以變更的,但有些元素卻由於是基督親自選擇及建立的,就屬於不可變的部分,例如聖體聖事中的餅、酒這標記,本身是源自猶太人逾越節晚餐的食物,所以就算是在中國人社會裏,我們也不能將「餅」變更為「飯」,因為這些重要元素是耶穌選擇,賦與了特殊的意義,成為特別的標記。
然而聖儀是由教會建立,為不同時代的信仰團體或信友而設,用以使教會的祈禱能更深入人類的現實生活中,並給予助佑,所以當中所用的標記、物料,卻是可以變的。
其他禮儀
教會禮儀包括「日課」,又稱為「時辰頌禱」,它按照基督徒的古老傳統編成,目的是使日夜的全部過程,藉着讚美天主而得到聖化。(《禮儀憲章》84)
日課是全體天主子民的祈禱,基督藉着自己的教會,仍繼續這司祭任務;教會除了舉行感恩祭,亦以履行神聖日課,來不斷讚美上主,並為全人類的得救而轉禱。(《禮儀憲章》83)
此外,基督徒喪禮雖然不是聖事,但卻是教會的禮儀慶典。死亡那天結束了聖事生活,卻帶來了另一個新生命的開始。藉着喪禮,教會表達與亡者的共融連繫,以及使參禮的會眾團體亦參與在此共融當中,並且教會向眾人宣告永遠的生命,並期待在天鄉重聚。
結語
信仰不只是抽象、超性的東西,且能夠實實在在地在現實生活中觸摸到、經驗到和生活出來。天主願意以一些標記來表達祂對人類的愛,傳遞祂的恩寵。這個記號是為了人的需要而設,讓世世代代的基督徒也享有新生命。從這一連串的禮儀行動中,信徒自耶穌身上確實體驗到天父的愛,而與天父親密的接觸相遇。
內容撮要
- 禮儀是教會的公共行動,教會透過舉行禮儀、施行聖事及聖儀,延續基督在世的救贖工程。
- 教會聖事有七件,全部由耶穌親自建立,透過有形可見的標記(言語或行動),通傳天主無形的恩寵。
- 七件聖事就是聖洗、堅振、聖體、修和、病人傅油、聖秩和婚配。
- 當教會舉行任何一件聖事時,基督都親自臨在那件聖事內,賦與該聖事的效果。七件聖事是為人生路上不同的需要而設立,給予各自獨特的恩寵。
- 除聖事外,教會禮儀還包括日課、基督徒喪禮、聖儀。
生活反省及實踐
- 有沒有參加過教會的禮儀(如感恩祭、婚禮、殯葬儀式或其他)?當中有甚麼地方最令你印象深刻?
- 你渴望領受聖事嗎?
**************************************
天主教香港教區 夏志誠輔理主教准印
作者:阮秀美修女
編輯及出版:香港天主教教友總會